![]() 35歲的廣東油墨廠二代,放棄海外風投機構百萬年薪,百萬轉身踏入父輩經營的年薪南亞108畝化工廠區。從英國留學精英到車間接班人,歸途他帶著新思維推動企業轉型,騙局卻在開拓南亞市場時遭遇典型騙局——免費寄送近2000元樣品后,接班巴基斯坦客戶承諾的深坑“萬噸訂單”杳無音信。這不僅是啟示單個企業的出海之痛,更是廠代中國制造業代際傳承困境的縮影。 一、百萬鍍金履歷難破接班困局:業績才是年薪南亞通行證 這位廠二代的接班之路始于“自證價值”。盡管擁有海外經濟學背景和風投機構實戰經驗——這段經歷讓他精通財務分析、歸途商業談判與創新思維,騙局甚至催生了工業品視頻號營銷的接班嘗試——但家族企業的“老臣子”們只認硬指標。“只有真能出單子、深坑新方法真管用,他們才會打心底認可你。”為此,他主動從銷售崗切入,用業績敲開話語權的大門。 其父輩創立的油墨廠,從90年代扎根珠三角,2003年便涉足外貿。但當新一代掌舵者試圖引入獨立站、SEO推廣等數字化手段時,代際認知鴻溝依然明顯。風投生涯教會他的合同審查與風險管控能力,在傳統制造場景中遭遇水土不服。 二、新媒體破局與跨境暗礁:2000元學費買來的教訓 2023年初,他啟動企業視頻號轉型實驗:拒絕跟風“美女老板娘”式營銷,專注展示油墨生產工藝與全產業鏈優勢。五六十萬播放量帶來200多個精準詢盤,成功將市場從南方拓至哈爾濱、內蒙等地,海外新增多國客戶。同行紛紛效仿印證了其策略的前瞻性——“工業品營銷必須基于產品特性精準曝光”。 然而出海之路布滿荊棘。去年接觸巴基斯坦印刷廠客戶時,對方以“首次進口不熟悉流程”為由,要求免費寄樣測試。盡管家人警告過“南亞客戶愛白嫖”,他仍寄出價值近2000元的樣品及運費。客戶測試后聲稱“質量好但價高”,虛假承諾萬噸訂單后徹底失聯。對比之下,合作十年的俄羅斯客戶每逢下單必親自驗廠,甚至給老廠長捎伏特加和巧克力——這印證了跨境生意中“信任壁壘需實地破冰”的鐵律。 三、關稅戰雙刃劍:供應鏈重構倒逼風控升級 全球貿易環境劇變正深刻沖擊傳統工廠。雖無直接美國客戶,但珠三角下游印刷廠因關稅壓力遷往東南亞,導致內銷客戶轉做外貿;同時東南亞客戶要求本地公司簽約并賒賬,因不熟悉當地股權法律,合作屢陷僵局。“關稅戰既帶來新外貿機會,也放大風險”,這位掌舵者坦言。 為應對挑戰,他依托甲類、丙類稀缺化工生產資質引入技術團隊,在產業鏈上探索新增量。更關鍵的是組建“廠二代免費社群”,聚集同齡接班人探討社保新政、客戶開發等痛點。社群促成過超5億工程訂單,也帶動成員復制視頻號營銷路徑——用他的話說:“接班從銷售做起,業績是唯一話語權。” 四、踩坑者的忠告:產品壁壘比流量更重要 當被問及接班建議,這位“過來人”的答案異常務實: 1. 銷售崗是接班最佳起點 用訂單贏得團隊尊重,比空降管理更有效 2. 產品力是出海護城河 吃透油墨配方到英文術語,避免被客戶技術質疑 3. 跨境風控寧可過度謹慎 堅持“先付款后發貨”,警惕樣品騙局 4. 擁抱技術但忌盲目 AI營銷是趨勢,但工業品轉化核心在專業度 從風投精英到車間管理者,從南亞騙局到視頻號破圈,這位廠二代的五年接班路印證著:傳統制造業的傳承,本質是新舊商業邏輯的碰撞與融合。當關稅戰改寫供應鏈格局,當“白嫖樣品”成為跨境常態,真正能穿越周期的,永遠是那些把產品壁壘筑在流量泡沫之上的實干者。他的故事沒有驚天逆轉,卻為無數制造企業的代際交替提供了可復制的生存樣本——在車間與鍵盤之間,在父輩經驗與全球視野之間,走通那條屬于中國制造的未來之路。 |